正如圣婴每年都要在圣诞节降临一次,每种亨乐原作版乐谱——尽管频率没那么高——每隔几年都会重新回到敝社编辑的案头:因为当前版次的乐谱售罄之后,我们就必须安排再版(本文标题中的《年复一年》【Alle Jahre wieder】是德国家喻户晓的传统圣诞歌曲——译者)。借此机会,我们会再一次细致地通读原作版乐谱的内容,订正可能存在的已知排印错误(是的,亨乐的乐谱也有错误——但不会长存!),并且在必要时对版面设计做出这样或那样的改进。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得到了一个机会去回应那些批判性的质询。尤其是涉及经典作品时,我们的读者们总是会发来这类质询——在我看来这是一件足够令人兴奋的事,所以请允许我以舒伯特的弦乐五重奏D 956(HN 9812)为例为您介绍我们在再版时所做的工作。

即便出版乐谱的内容完全忠于源文献并且在我们看来正确无误,但长久以来,这并不意味着音乐家们就会因此觉得满意。特别是对舒伯特的弦乐五重奏这样的经典作品来说,常常会存在一些演奏习惯,它们不依托于乐谱,而是通过师徒相授或录音传承至今。而当这样的内容不见于敝社出版的乐谱时,我们就必然要回应各方质询。

关于舒伯特的弦乐五重奏,我们就在两年多以前接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乐谱第1乐章里的反复记号是不是有错?第154小节中的突强(fz)和弦因为前后都有全体休止而效果明显,它作为一个基于C大调主音的G属七和弦,仅仅在重复演奏呈示部之前才有意义,不适合出现在导向发展部的过渡中。发展部转成了A大调并且在第157小节有一个自己的突强和弦,如果第154小节的突强和弦出现在它前面,就会夺走后者应有的效果。是不是应该将第154小节标注为只在第一遍时演奏,也就是说这里其实漏了一个跳跃反复记号?

舒伯特弦乐五重奏,第1乐章,第149—160小节

这个观点乍一听很有说服力——而且稍一检索就会发现它由来已久:从数十年前开始,关于这个小节可能不应该被重复演奏的论点就一直鬼魂一般在室内乐界飘荡;在重复演奏呈示部时跳过这个小节的录音(比如阿尔忒弥斯四重奏组合的这张CD)也多得惊人。

2021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音乐学家David H. Miller再一次促使我们在他撰写的非常有意思的论文《舒伯特C大调弦乐五重奏D 956第1乐章中隐藏的结尾和消失的小节》中更加细致地探究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显然有必要对我们出版的这首五重奏的乐谱做出澄清!

但首先,对一家原作版乐谱的出版社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源文献是怎么说的?这部作品不幸仅存一份源文献,而且还不太可靠:舒伯特去世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才于1853年出版的首印版各声部分谱。在这套包含五个声部的分谱中,没有一个声部在上述位置标有跳跃反复记号。

首印版第一小提琴声部分谱,第1乐章,第73—238小节

会不会是源文献有错呢?要么是首印版乐谱的底本有误,抑或是各声部分谱在排印时有疏失?(后一种情况意味着连错五次!)因为既看不到舒伯特的亲笔手稿,也没有其他同时代的权威源文献被保存下来,我们只能援引乐理方面的论据来解释这个问题——于是我就于2021年12月首先向亨乐版乐谱的编者Egon Voss求助。

他友善地感谢了我就其编纂的乐谱提出的“圣诞谜题”,并立刻给出了他对此的解读:第154小节中的G大调七和弦尽管首先作为属和弦指向呈示部的C大调主音,但该小节中的g/b/d/f这个四音和弦也在向第155小节中的升g/b/d/f过渡。正因如此,他认为这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意外效果:在同一个突出的突强和弦后面,有时会跟着一个“老实”的主音,有时则会出现一个减七和弦。其次,第154小节和第157小节的两个突强和弦的可比性是有限的,因为它们在乐章的和声结构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一个属和弦,而后者则带来了(新的)A大调主音。最后,从曲式的角度来看,在导向发展部的过渡中,围绕第155—156这两个过渡小节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前后对称的动机序列,而第154小节可以被理解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结尾动机1(第138—146小节)——结尾动机2(第146—153小节)——突强和弦(第154小节)——过渡小节(第155—156小节)——突强和弦(第157小节)——结尾动机2(第157—161小节)——结尾动机1(第161—167小节)。

第1乐章,第138—172小节因此,我们的编者的结论是,对第154小节做出其他解读尽管是可能的,但绝不具有排他性——顺便一提,他的观点和David H. Miller论文中的考量若合符节。那么这对敝社出版的乐谱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如果这个小节的存在有合乎乐理的解释,就不应该提示它在反复时可能被跳过——这是原作版乐谱的当然之义。但是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读者不会怀疑这里出了错呢?这时就该庆幸,我们的乐谱里不仅有音符,还有文字!

我们由此决定,在今年秋季进入再版流程的乐谱里为相关段落新增一条后附的备注,以尽可能简洁的表述介绍了相关情况:

按照长期存在的演奏传统,含有突强七和弦的第154小节有时会在反复时被跳过。但在首印版乐谱中,五个声部的分谱都没有标注出这种演奏方式。这种做法尽管在音乐上是可行的,但绝不是排他的(因为第154小节在反复时可以被理解为第138—167小节这段对称结构中的固有组成部分)。

我们通过再版时的工作排除了“乐谱出错”的嫌疑,而音乐家们则可以自行决定该如何处理第154小节——这也完全符合乐谱编者的态度,他在回复关于这个疑点的问题时就曾开门见山地说:“关于舒伯特的这首五重奏,我首先想要强调,如何理解和演奏作品当然是音乐家们的事。”抱着同样的态度,我以如下将临期赏乐小建议结束本期博文:请再去仔细听一听您手头的这首五重奏的演奏录音,第154小节实际出现了几次?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周一发布, 异文, 弦乐五重奏, 舒伯特 and tagged , ,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